位置导航: 浙江食品网 > 电商推广

“过河”寻机,深圳成最受香港求职者欢迎城市丨指数里的深圳③

发布时间:2023-09-26 12:49   内容来源:证券之星   责任编辑:子墨      阅读量:9518   

除了鲍师傅糕点,港人“过关”来深有了新目标——求职。

近日,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及香港专业人士发展机遇研究报告》,显示深圳成为最受香港求职者欢迎城市,无论在大湾区内地九市还是全国范围内。

港人“北上”深圳求职的动力何在?

机遇是显著优势之一。多数受访港人表示,“北上”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对资历尚浅的香港年轻人来说,拥有深圳的工作经验,回港就业的薪资可能有三成以上的涨幅。

而对港澳专业人士而言,深圳企业庞大的对外投资规模、国际龙头企业在深圳的加码布局,在法律、税务等领域催生了可观的专业服务市场。

然而,目前香港与内地存在职业资格认证范围窄、认证不彻底的情况。例如香港六种建筑专业资格已在CEPA框架下受内地认可,实际却只有三项可准确对应内地执业资格。

职业资格互认是两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关键一环。作为最受欢迎城市的深圳,未来可如何推进与香港的“软联通”?

博取更明朗的晋升机会

近日,“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入职欢迎仪式在广州举行。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鼓励香港青年把握机会,在大湾区内地城市积累宝贵工作经验,学习内地不同行业的运作,为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今年5-7月,香港失业率降至2.8%,创近4年来新低,餐饮、运输等行业失业率均有明显跌幅。但有观察人士指出,许多招工行业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对青年职业能力提升和发展前景的助力有限。

2021年,香港特区政府试行“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并在今年决定恒常化推行。参与企业须以不低于月薪18000港元聘请香港毕业生,派驻他们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而港府将向企业发放每人每月1万港元津贴,最长发放18个月。

根据“MWYO青年办公室”与香港总商会推出的第一阶段“计划”成效评估,48%参与“计划”的港青无全职工作经历,29%工作少于两年。

对这些年轻毕业生来说,“北上”求职的试错成本较低,可换取更明朗、广阔的职业晋升机会。

《报告》也显示,多数受访港人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获取更大的市场、更优质的就业机会。

“当我们几个同事转工返回香港之后,薪金都加了30%至40%。我相信与在大湾区工作的经验有直接关系。”据“MWYO青年办公室”透露,一位通过“计划”进入香港某银行深圳分行工作的港青,回港就业的薪资有了明显提升。

该港青表示,在深圳的工作经验令其认识到香港与内地资金如何流动和拓展,也掌握了帮公司开何种类型户口等知识,从而有更强的能力协助香港公司进行两地融资。

有意在内地发展的香港求职者不止职场新人。《报告》提到,38.82%的香港求职者拥有5至10年工作经验,21.72%拥有10至15年工作经验,合计已超六成。

以律师行业为例,熟悉普通法、葡语系国家和地区法律,熟练掌握中英、中葡双语,让港澳律师在内地拥有明显的涉外法律服务优势。

香港中律协2020年曾对香港法律执业者进行问卷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想考取内地执业律师资格,近80%的受访者想以香港律师/大律师的身份在内地担任香港法律顾问,而参与该次调查的大多为执业超过5年的事务律师。

2021年起,司法部面向5年以上执业经历的港澳律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截至今年7月,已有1500多名港澳律师报考,其中341名领取了律师执业证书,可在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

目前,在深圳执业的大湾区律师人数在内地九市中排名第一,截至5月已有150名大湾区律师在深圳40多家律所执业。

究其原因,“走出去”与“引进来”一道,催生了可观的涉外法律服务市场。

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深圳企业共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8094家企业及机构。另一方面,英特尔、西门子、法雷奥、赛诺菲等世界500强正加速落子深圳。

“以前往往是内地企业已经决定开展一项境外业务,再去找一位境外律师配合完成其中一部分法律事务;如今我作为一位大湾区律师,可以在企业布局境外业务的早期参与探讨,结合我过去20年在全球公司治理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帮助企业在境外并购、合规等方面及时发现并规避潜在法律风险。”2022年获批在深圳执业的港籍律师吴乐茗告诉记者。

下一步“软联通”如何走?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数据显示,2021年5-6月,香港劳工薪资中位数为18700港元。而《报告》统计2018-2021年湾区内地九市平均招聘薪酬,仅深圳过万,达11633元,广州(9971元)、珠海(9789元)分列二、三名。

到内地发展或许可以换取更广阔的职业成长空间,但单从数目上看,内地九市与香港的收入水平有明显差距。参与“计划”的企业开具的月薪要求不低于18000港元,才勉强与香港持平。

这是否会影响港人“北上”求职的积极性?

“在香港,一对年轻夫妇租一个30平左右的单位都要10000-15000港元。拿这个租金来到深圳,租房、吃饭、通勤各种费用都好足够。”29岁港青陈司诺向记者介绍。

类比深圳前海为港人提供的人才房,面积30-70平方米不等,租金标准32-75.4元/月/平方米不等。同样为30平的单位,即使按最高标准计算,月租也不到2300元。

权衡之下,港人在内地发展的综合成本是可以接受的,可支配收入甚至可能更高。这其中,深圳有“隔河相望”的位置优势,企业开具的平均薪酬也最高,自然成为香港求职者的优先之选。

而对法律服务、会计、建筑等领域专业人士来说,在深圳找到合适工作的前提是两地实现职业资格互认。

在这方面,深圳已走在内地城市前列。去年7月,《深圳市国际职业资格视同职称认可目录》发布,持有绿色建筑、人工智能、勘察设计等领域25项国际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不限国籍、户籍),视同为取得工程系列相应职称,可按有关规定申报高一层级职称评审。

以获得香港注册专业测量师的国际人才为例,满足一定学历资历等要求,可视同为工程师,直接申报副高级工程师职称评审,不需要从助理工程师职称开始逐级申报评审。

而在前海,建筑师、律师、税务师等21类港澳专业人士也已实现备案登记后执业。

然而,目前的职业资格互认工作大多限于国际化、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域外的实践经验相对成熟的领域。整体上看,仍存在认证范围窄、认证不彻底等问题。

《报告》受访建筑服务业人士表示,虽然目前香港六种建筑专业资格已根据CEPA框架下在内地受到认可,但实际上只有其中三项专业资格可以准确对应内地执业资格。

而在法律服务领域,考取律师执业证书的港澳律师,执业范围仅限大湾区内地九市适用内地法律的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务(含诉讼和非诉讼业务)。

“港澳职业资格认定的事权在人社部,每一步的推进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同部门协调。除了资格认证,港人在内地就业还面临社保、银行征信等一系列‘软联通’需求,这些都是深圳可以率先探索的地方。”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文雅靖认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