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浙江食品网 > 食品资讯

红色土地育“金果”淮阴刘老庄碧根果年产值超千万

发布时间:2025-10-14 17:08   内容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山歌      阅读量:12174   

金秋时节的淮阴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日,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镇香园农庄的碧根果果园里,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农庄主朱海兵一边拿着手机回复订单,一边展示竹篮中圆润饱满的碧根果仁,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别看这果子小,现在可是健身圈、养生圈的‘香饽饽’,今年果园丰收,产量比往年翻了几番,却依旧供不应求。” 作为当地碧根果种植业的带头人,朱海兵详细讲述起这一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

红色老区刘老庄镇与碧根果的渊源,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社会各界为支持老区建设发展,向八十二烈士纪念林捐赠了一批树木,其中5棵树木格外特别,常年结出可食用的果实。后来,农业科研专家实地考察鉴定发现,这5棵树竟是原产北美洲的碧根果树,更令人惊喜的是,刘老庄的土壤酸碱度、气候条件与碧根果生长需求高度契合。这5棵碧根果树,埋下了老区发展碧根果产业的“种子”。

从“偶然发现”到“规模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积极指导,鼓励优秀的农业带头人,带领当地农户多方观摩学习、外出取经,反复开展种植试验,对比多个品种后,最终选定“波尼”“威奇塔”两个优质品种进行推广,这两个品种兼具“健康、优质、高效”三大优势。

为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收益,近年来,刘老庄镇结合碧根果间隔种植、前期土地占用面积大的特点,创新探索“碧根果 + 玉米”套种模式。在碧根果树行间种植玉米,既不影响碧根果生长,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一地双收”。据朱海兵介绍,通过这种套种模式,仅玉米一项,每亩地就能为农户额外增收一千多元,有效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同时,碧根果作为高大乔木,最高能长20米,既能结出“致富果”,又能绿化环境,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刘老庄,这片镌刻着“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的红色土地,如今因一棵棵碧根果树焕发出新的生机。南营村农户刘宇成是香园农庄的工人,经过朱海兵的技术指导,在自己家门前也种了两棵碧根树,按照当前一斤30元左右的市场价,一棵碧根果树一年就能给他增收一千多元,每年能多一笔稳定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如今,刘老庄碧根果产业已从最初的5棵树 发展成规模化特色产业,全镇碧根果年产量达50万斤,年产值超1500万元,当年的“希望树”变成了老区百姓的“致富树”。

“下一步,我们计划延伸碧根果产业链,推进深加工项目,开发碧根果油、碧根果糕点等产品,再设计成特色礼盒,让‘刘老庄碧根果’既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健康食品,也成为传递老区特色的‘名片’。”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朱海兵信心满满。

眼下,刘老庄的碧根果产业正以“红色为基、绿色赋能”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让这片红色老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