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有时像一道紧锁的大门,将人们关进不确定的牢笼,而有些人,注定要用自己的方式撬开它。
在深圳龙岗,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艺术家,名叫李国标,人称“两指”琴师。因突遭病故,他的手不能如常人般灵活,可他却一次又一次不屈于病痛,冲击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桎梏。
从景泰蓝艺术到扬琴演奏,再到体育竞技,他用一双受限的手,重新定义何谓人生之可能。
从康复途到画匠路
200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打破了李国标原本平静的生活。他因脑出血导致左侧肢体偏瘫,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为了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数万元债务。
病床上,李国标内心充满挣扎与不安,但他心中始终有个念头:家里还有四位老人要赡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自己是顶梁柱,绝不能倒下。
在医生指导下,他在病床上坚持锻炼,渐渐可以下床走路。出院后,因家中没有专门器材,家人便将一辆旧自行车固定住,让他每天骑车锻炼四小时。龙岗区残联也向李国标伸出援手,职康中心为他量身定制了康复训练计划。
几年后,李国标终于能下床行走,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久违的笑容也回到脸上。他暗下决心,要找个事儿做,重新活一把,把丢掉的生活夺回来!
2013年,职康中心在深圳率先举办了“景泰蓝珐琅画职业技能培训班”,旨在通过艺术为残障人士带来就业机会。面对颇为复杂的工艺流程,身体的局限一度让李国标心生迟疑,但在工作人员鼓励下,他决定一试。
每天,他都是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一个,努力克服手部不便,勤学苦练。两年里,李国标掌握了景泰蓝珐琅画的全部16道工序,尤其是在点蓝、过膜等关键工艺上,技艺日臻精湛。
2016年,李国标带领残障人士团队在龙岗成立了“特美工坊”,不仅帮助更多人实现就业,还将他们的作品带到国外交流展示。工坊成立以来,展售作品300余幅,义卖收入30多万元,每月带动人均增收数千元。
他的事迹也鼓舞了身边许多残障人士,大家纷纷加入,用一双双勤劳的手,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珐琅画,也描绘着充满希望的生活,李国标也因此获评“感动龙岗人物”。
从“两指”琴到运动场
在珐琅画创作中,李国标打开了人生的新篇章,但他不满足于此。
2014年,职康中心为残障人士组织了“梦飞龙城”民乐团。在看到扬琴演奏时,李国标心中激荡起涟漪。“扬琴的声音太美了,能让我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他回忆道,尽管双手功能有限,但他愿意再次尝试。
扬琴的演奏需要双手协同,对李国标来说难度巨大,尤其是当左手完全无法发挥作用时,身体的限制,横亘于他对扬琴的热忱面前。几经尝试,他将两根琴竹绑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上,以相对简单的动作进行演奏。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手指很痛,经常肿,但这是我必须跨越的障碍。”经过持久的练习,李国标现已能够熟练地弹奏《梁祝》《喜洋洋》等几十首经典曲目。
“每一次演奏,都是我向身体极限发出的挑战,更是我对精神韧性的磨砺。”他告诉记者。
如今,李国标也成为“梦飞龙城”民乐团的一员。当扬琴之音悠扬,音乐表达着他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仿佛也在告诉聆听者们,他正用一双受限的手找回另外一部分人生。
艺术也并非是李国标重启人生的唯一表达,在多年的康复训练中,他也渐渐地爱上了运动,勇于尝试门球、铅球、标枪等项目,渴望通过运动释放压力与能量。
“体育和艺术有共通之处。”李国标谈到“跨界”时笑着说,“两者都能帮我更好地掌控身体,找到生活节奏。”
他会试着将奏琴的韵律感融入运动中,在一场场比赛里,挑战着身体的极限,用尽情挥洒的汗水,释放生命的炽热与脉动。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在我看来,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长一个样。五官缩在一起像个小老头,皮...
前几天接到大学室友电话,室友表示,都怪自己太大意了,这刚生完老大...
开篇,小编想说的是,女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首先顾及自己的身体。...
闺蜜前不久刚生的宝宝,前几天去探望她,和闺蜜说起生产时在产房里的...
宝宝的大脑成长,从医学上来讲,可以分为3个关键期。第一个是从妈妈...
最近收到不少网友来信,询问关于孕期宫缩的事情,其中一位孕妈引起的...